星期四, 八月 05, 2004

我们唱一首□□的歌


● 梁文福

我们唱一首□□的歌

(所有的人回到17岁的路口和记忆合唱分手快乐)

一首动人的歌

(我以为我会哭但是我没有□□也没有)

唱出我们的希望

(我曾经以为我俩的相遇是靠在不锈钢做的雕栏玉砌)

唱出我们的奔放

(我累了我的爱人在我眼中有两个你三个你万个你)

我们唱一首□□的歌

(在梦里我回到城堡上楼下楼开门关门翻着抽屉寻着你名字)

一首美丽的歌

(爱与不爱都不能逃避于是我们选择了折衷和统一)

这里是球场上的笑语

(看清楚掠过的影子才知道连自己也是个陌生的人)

那边是□□□的书声

(读马丁路德那个微雨的早晨雨那么长一直点点点滴滴到今天)

□□哟   我们的□□

(思念是一种很乱的东西)

永远伫立  坚定不移

(假如我退出我只是说假如)

□□哟   我们的□□

(现在开始每次醒来我都怕自己不在)

肩负重任  百年树人

(是谁和谁的心还刻在那年的树身上蝉声里?)

我们来唱一首□□的歌

(对你不知道是来不及习惯还是已没有二十年的力气去爱)

一首永远的歌

(坚持这东西我明白但永远是什么?)

唱出我们的光明前程

(天亮说晚安一夜之间变成中年的街灯还在傻傻地亮)

唱出□□的精神

(我愿意为你忘记我姓名什么都愿意为你)

*注:《唱一首□□的歌》是我在22年前为母校写的一首歌。当年没想过,后来这首歌会传唱到每个城堡的子女心里。每个唱过它的人,也都没有想过,这首歌竟然唱不到一百年(虽说百年树人),就因母校“改名”,而有了一个唱或不唱下去的暧昧身份。多年前的危楼事件,将许多校友和学生的心,联系得更紧密。想不到一个名字的失去,可以让三十年来无数校友的记忆和感情“失语”。我仍然爱我的母校,不管它叫什么名字。然而我能够说我爱自己的国家,不管它叫什么名字吗?就连一首流行歌曲,都可能对我们的人生有着深刻的意义,更何况对母校的感情,绝不是一种短暂的“流行”?这首歌也许将在校友心中继续传唱,只是我们的后代,会不会把它听成“传说”呢?

來源:http://www.zaobao.com/fk/fk510_030804.html

阿顺说:“华初”就这样走进了历史的长廊,取而代之的是洋腔洋调的 Hwa Chong Institution。身为华初子弟的阿顺,不免感到惋惜。阿顺也深感疑惑:难道这是“南大”复名不果的连锁效应?

2 条评论:

匿名 说...

I'm also a blog user (it's mind--www.xanga.com/always_bevis), but not here.

在新加坡人们重视中文教育吗? 这一直是个值得商榷的问题。不论如何,我看到仍旧有人爱惜华文。

现今使用华文的地区里,只剩台湾依旧使用繁体中文。因而除非台湾放弃以中文当国语,否则华文不会走入历史长廊。正因为台湾仍旧保有中国最原有的文字---繁体中文(traditional Chinese),我们以此做为联系,联络秦始皇、联系司马迁、联结司马相如以即后来的所有文化。

你和我一样担忧着华文的消逝吗? 是的,我担心着。因为广大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迫切地侵蚀过往以取得西方国家的肯定,不顾一切地简化文字以求速度,用尽心力地破坏故有的传统。忘记当初我们是如何倚寻儒家思想成就孝道司观念。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个人浅见

阿顺 说...

很高兴能有来自台湾的网友阅读《阿顺正传》。谢谢你的意见。

你说得对。近期新加坡对华文教育采取的放宽态度受争议,尤其是对华文前途感到担忧的人来说,放宽其实是一种消极的策略。阿顺将来从事华文教育事业,偶尔也会感到爱莫能助。

至于简化文字以求速度,阿顺认为实在难以避免。因为汉字的演化是配合社会的需要的,而在全球化经济的驱使下,简化文字便应运而生。文化传统的流传与政治经济的发展往往难以取得平衡...